探访湖湘大宅--曾氏富厚堂

2013-06-29 赵益平 筑客网
  清朝名臣曾国藩,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十月十一日生于湘乡荷叶塘(今属双峰县)。他的故居有三处。   他的出生地在大界白杨坪,今属荷叶乡天坪村,这里原是一栋一进两横的普通民房,先后经过3次修建,盖成了一座四周高墙的富丽庄院,命名“白玉堂”。槽门上横书着曾国藩早日写的“芳迈群妍”4个大字。庄院下边有一古枫树,一条虬龙般的大紫藤盘旋其上。曾国藩升官后,人们扬言他是蟒蛇投胎,大紫腾就是蟒龙的化身,他遍身有癣,就是龙鳞。说也巧,他去世后,古树和紫藤也相继枯萎。   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在荷叶除建筑白杨坪一处田宅外,还在其附近下腰里有一处田宅。他父亲和叔父分家时,分在下腰里(今属荷叶乡良江村),这就成了曾国藩的第二故居。这里原也是一栋一进两横的普通农舍,后扩建了一横四间瓦屋,取名“黄金堂”,以与叔父家的“白玉堂”相对称。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曾国藩入县学后,将这4间新屋辟为“听雨轩”,并在门上亲书“听雨轩”米把高的大字。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九月,其母江太夫人病逝后,他回籍在这里为母开堂作吊,仅中午一餐,就有客240多席,分3次才开完。他兄弟5人感到不体面,就急于广置田宇。战胜太平军后,曾家“打开南京进洋财”,就在家乡大兴土木。先是曾国荃在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建“大夫第”——奖善堂和郭德堂于大坪(今属荷叶乡大坪村),并置富坨庄园一座。接着就是曾国藩在富坨营造“毅勇侯第”——富厚堂。   富厚堂是曾国藩的第三故居,由弟曾国荃、曾国潢主持修建。曾国藩已于同治三年赏加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其弟则为兄仿侯府规制,历经两年,将富坨全盘改建为规模宏伟而结构紧凑的“侯府”。全宅占地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8351平方米。全部建筑土木石结构具有宋明回廊式古建筑群的风格。房子坐西朝东,前面是一片广阔的田野,涓水悠悠环绕;背依半月形的小山,中植竹木,四季常青。周围环绕高大的围墙,人行通衢横贯东西。进入东西两门,是一个用花岗岩铺成的半月形台坪,坪边插着大清龙凤旗、湘军军旗、万人伞等。台坪外是一张半月形莲塘,夏日荷花相映,有如泮宫。台坪正中是前进大门,门上“富厚堂”3个白底黑字,曾国藩所书。门上还悬挂着“毅勇侯第”4个朱地金字直匾,所以当地人们称之为“侯府”或“宰相府”。   进入前大门,有广宽的内坪,坪内种植着奇花异草。通过坪中石板道,直达二进台阶。台阶上竖着8根楹柱,均花岗岩麻石造。进入正堂有5条大门,门内有3个大厅,这是富厚堂的主体。前厅名“八本堂”,厅内悬挂曾国藩所书“八本堂”3个黑地金字匾额,额下是曾纪泽用隶书所写其父的“八本”家训:“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中厅后面是神台,五龙捧圣的神龛上,有直书“曾氏厅代先亲神位”;顶上悬着同治九年(1870)皇上御书钦赐曾国藩的“勋高柱石”黑地金字横匾。两旁墙上还挂着他于咸丰九年所寄赐回家的御书“福”、“寿”二字直匾;对照壁上则是他自书的“肃雍和鸣”白地蓝字横匾。   后厅两旁是正房,一边住曾国藩夫人欧阳氏;另一边是其长子曾纪泽夫妇住房。进入左大门有4间正房,是曾国藩次子曾纪鸿夫妇住室;进入右大门,也有一个大厅,即北厅,为曾纪鸿长子夫妇住室。南北两厢是长廊。北长廊的主要建筑是“求阙斋”,曾国藩子孙的读书处;长南廊是住房。南北两端还都有3层楼的书房,分南北两书楼和思云馆三个部分,乃富厚堂的精华所在,各类藏书约30万册,是中国近代四大藏书楼之一。   富厚堂曾被国民政府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现虽已破旧不堪,但仍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被誉为中国“乡间侯府”的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于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这也是娄底市首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 77012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