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应该是书房的模样:大师们的书房

2014-08-04 朝花夕拾 筑客网
书房又称家庭工作室,是作为阅读、书写以及业余学习、研究、工作的空间。特别是从事文教、科技、艺术工者必备的活动空间。书房是为个人而设的私人天地,最能体现居住者习惯、个性、爱好、品位和专长的场所。功能上要求创造静态空间,以幽雅、宁静为原则。同时要提供主人书写、阅读、创作、研究、书刊资料贮存以及兼有会客交流的条件。当今社会已是信息时代,因此。一些必要的辅助设备如电脑、传真机等也应容纳在书房中,以满足人们更广泛的使用要求。
  
看看这些大师的书房吧!这些书房里充满着智慧、仁爱、良心与幽默,想必天堂也莫过如此吧!


  大师们的书房:余英时的书房。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曾师从钱穆、杨联升,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2006年11月,余英时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大师们的书房:葛剑雄的书房。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大师们的书房:陈嘉映的书房。
  陈嘉映,男,1952年(壬辰年)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学,90年以《论名称》一文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欧洲工作一年,1993年5月回国,重返北大任教。2002年转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紫江学者。2008年1月,转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工作,任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特聘教授。


  大师们的书房:戴逸的书房。
  戴逸,男,1926年生,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研究生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历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副主任。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专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3年12月17日,与经济学家张卓元教授获得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大师们的书房:周耀辉的书房。
  周耀辉毕业于香港大学,主修英国语文及比较文学,从事歌词创作。曾于政府、亚洲艺术节、明报及商业电台工作。1992年移居荷兰,并任职于当地中文电台。


  大师们的书房:金庸的书房。
  金庸(1924年3月10日—),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1999~2005年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创作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
  金庸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其作品艺术成就高、影响力大。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被改编为多部电视剧、电影、广播剧等。


  大师们的书房:李敖的书房。
  李敖(1935年4月25日—),男,字敖之 ,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台湾政坛。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
  “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阳痿美国》、《李敖有话说》、《红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后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创下历史记录,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0册,凡3000万字。2005年9月访问大陆,在北大、清华、复旦三所顶尖高校发表了名为“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讲。


  大师们的书房:冯克利的书房。
  冯克利,男,1955年10月27日生,祖籍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长秋村。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担任过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内公认一流水准的翻译家,自90年代以来对于学术思想的传播有突破性的杰出贡献,在公共思想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思想史。


  大师们的书房:陈道明说钱锺书的家里能闻到书香,能听到安静,他家里最响的东西就是熬药的药罐。感受一下。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钱钟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代表作品《围城》。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大师们的书房:“大熊猫”启功爷爷的书房。
  启功(1912——2005),姓爱新觉罗,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清代皇族之后。[1]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大师们的书房:宗白华的书房。
  宗白华,雅号“佛头宗”,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语言科,1920到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回国后,自30年代起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49到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哲学系合并到北大,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大师们的书房:爱因斯坦的书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德国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因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脱离德国迁居美国,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1940年写了一篇著名论文,“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阅读 248115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