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文涛: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艺术家

佘文涛(智吉):策展人、设计师、水墨画家。广东潮州市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究)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高级室内建筑师;北京无上堂艺术机构创始人。近期策展的《在此——中国生活艺术之国家大剧院展》、《在此——中国生活艺术之南京博物院展》成为一个跨界的艺术与文化事件,广受社会关注。


在接受筑客网总编辑孙华莹的采访时,无上堂茶室里挂着几幅禅意书法作品和满墙的水彩佛像作品,话题自然地就靠到了学佛和禅修上了。

下面是访谈内容:


  筑客网:看了您所有的作品,好像随处都能看到佛的“影子”?
  佘文涛:我妈妈学佛二十多年,我们全家都受到佛教的熏陶,由此我们家庭变得更和谐和快乐。
  我现在经营的艺术机构“无上堂”,名字来源于《华严经》的“见一切佛,升无上堂”。那时候,我和太太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特别喜欢。因为人人皆有佛性,我们把来呈她当成目标,是希望每个人都来追求这种生活境界。我们通过生活化现艺术品和空间设计,我的作品力求有心灵的互动性。
  我在几年前参加了一次禅七活动,后来又因为某种机缘设计五台山普寿寺的大文殊菩萨像,设计时经常听如瑞法师的开示,可以说才深入地理解了佛教的精神。佛教既是宗教也超越宗教,而禅的修行是最生活化的,学佛的过程是一种对自我灵性的教育。只有在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中内观自己的心念,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不断修正,常常保有纯真、无为的心境就是最快乐的!
  佛性人生,在生活中修炼,是“自我修为、自我成就并无我奉献”的。人生是一种选择,我们是自己最大的主人。选择什么,只是一个信念的问题。


  筑客网:你的工作身份比较多样,谈谈您的感想?
  佘文涛: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画画,少年时更是梦想着当一个画家,每天看书画画,生活休闲无忧。当然现实是不同的,于是在因缘际遇中,我先是在群众文化馆中当一位美术教员,后来成为一位摄影师,接着成为一位设计师至今已有十五年。而画画虽只用业余时间,但每天心和眼还是没有停下,看画、读画,画画真的是很自我的一种方式……
  人过四十,可能现在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找到自己”?如何尽一己的微力服务于社会的问题。我很清晰自我的优缺点,比如我的很多工作转换就像是不停地挖井,每一口都没见到水又挖第二口。哈哈!但现在我通过挖一条隧道把它们连通起来,反而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风景:这个井看到蓝天,这个井看到白云,那个井又看到小鸟在飞了……


  筑客网:那您所说的“隧道”是您现在的策展工作吗?
  佘文涛:是的。我现在策展的方向是中国生活艺术展。它综合了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的产品、作品,围绕着生活的一种意境来展开。我希望它除了传达我们老祖宗的生活精神之外,更多的能给人一种“基于国际化的当代审美下,如何用本土的文化来进行艺术化生活”的启发。而所有的精神内核强调的是“自我修心炼性并福泽他人”的主张。


  筑客网:为什么会选“中国生活艺术”为主题和方向呢,您的中国情结又是怎样产生的?
  佘文涛:我的老家在广东潮州韩江边上,那里一片平原,山不高但绵延不绝;水不深但有舒和之灵。有大文豪韩愈留下的中原文化精神,有代表性的潮州工夫茶传统。潮州近海,海派文化自然也影响甚深。我从小喜欢画小人书中的人物,有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那里面的生活场景和人的精神气节也是我最神往的。加上小时候常回乡下的爷爷奶奶家住,记得那是很潮州式的四合院老房子,有厅堂、有天井,天井中种着白色的莲花,莲花缸里养着金鱼……早上从睡梦中醒来,就会看到雕花大床上的花草人物鱼蟹的金漆木雕,那张床是爷爷花好多大洋买回的。
  我想传承就是这么回事吧。我的生活,我的一切在不经意的生活过程中就养成了。就像我爸爸现在七十多岁了,正在忙着为我们佘氏家族编族谱而不辞辛苦地忙碌着。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觉。


  筑客网:那您又怎么理解“传统”这个词呢?古时的人和现代人又有什么样的共通性呢?
  佘文涛:传统就像一条河流,每个人都以此为养份,同时又以自我的智慧为其添加新的力量。今天所谓的创新也会成为明天的传统,国际的大潮流不管如何冲击,地域性的文明始终会有差异性的存在,我们既要安于自己的文化也要因时代的情感而转换自己的文化。
  传统的文化元素是因时代而变,而共通的地方是在灵性角度上,古时的人和现代人都通过艺术和文化行为修心炼性。


  筑客网:那您如何看待创新?
  佘文涛:我感觉一切都要由心出发,真实的感受更加重要。我们能否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一个发光点并把它升华到一个高度,这样就是有价值的。所以某些时候连“创新”这个词都可以不用去理会反而更好。


  筑客网:那您觉得什么样的人可称之为“文人”?
  佘文涛:我认为“生活艺术家”这个名词更为可爱,它也是对传统“文人”这个称号的升华。


  筑客网:为什么叫“生活艺术家”呢?
  佘文涛:最早提出“生活艺术家”这个概念的是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他认为禅修者就像一位生活艺术家,时时以自我的智慧去超越现实的限制,所以每天都能创造一种新的喜悦心境而不依赖任何外部环境。我认为艺术和文化通过设计的实现融进当代人的生活空间,生活也就自然地艺术化了。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位生活艺术家,只要我们愿意并在生活中力行修炼。


阅读 226412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