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世博”后感

2016-04-27 朱印辰 筑客网
在9月接到通知邀请我们写一篇关于游世博会后的感悟,其实要是说起感悟,也许每个人的感悟都不一样,但是大的方向还是很接近的,只是要把他具体细化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化,这次2015年的世博会举办地是享誉全球“设计之都”的意大利米兰。这次世博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大的主题背景,那么每个国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下面我带大家去感受比较有看点的几个国家对人与自然的不同理解:
首先我们要通过一个通道,主办方定义为“时光通道”意在放空我们的心灵,消除我们的杂念,随后进入整个世博园区。
首先不得不说日本馆,抛开民族大义之外,不得不赞扬日本馆还是非常的出色,整个建筑是有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负责设计,室内与室外的融合,材质与结构的运用,整个馆起点也是终点的人流动线,无一不展示这位建筑大师的设计功力。日本馆的第二张图的木条与木条的关系,以及形态都可以看出东方传统乐器摆钟的影子。
后面是我们进入日本馆的内部:自然界带给我们食物,所以人类要尊重自然,珍惜粮食,而粮食的精细化可以促使人类潜意识更加爱护粮食,是馆内倡导的主题,整个日本馆将科技、艺术美感和主题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后来我们来到了德国馆:
每一个游客进入馆内都派发一个“未来掌上电脑”,因为它不需要电源,就是一个纸板里面会有接收芯片,可以与馆内的多媒体进行互动,最后参观完馆内还可以作为一种互动性极强的乐器,确实很有创意!
进入馆内抬头会看到上面的一排电视屏幕,每一个屏幕里面的人可以与另外一个屏幕人可以进行互动,内容表述是由一个小蜜蜂作为视角,讲述的就是人与生物共同享受自然界!
上面图片民众可以通过多媒体查阅自己所要购买产品的来历,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德国人突发奇想:如果哪一天太阳突然没有了,消失了,那我们地球上的植物和食物如何生长,于是人造小太阳出现了,馆内很多植物上空出现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太阳灯可以很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太阳光照问题解决了,那水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水资源可以很好的利用,于是出现上面的图片,其实在我们现在的住宅,设计师也要具备这样的意识,通过水的循环系统可以很好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
接下来可以体验下韩国馆,从整个建筑和室内的设计来看,与日本馆的设计手法有些异曲同工,同样是从室外往室内做起,室内与室外的整体性很强,一层架空,采用20世纪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部分设计元素,进入馆内黑白色的穿插让人产生空灵与压迫并存,从而对生命的思考。
一层入口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生命树与虚幻的人类,表述的生命起源,夸张的表达,让游客内心产生好奇,不安,疑问等的心理状态!
随后来到用科技展现的韩国泡菜文化,后来我们开玩笑,如果哪一天自然界食物消失了,只有足够的韩国泡菜是唯一还可以挽救人类食物危机,大概这就是他们的意图吧!
以上的几个馆是整个世博馆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也是主题、科技与艺术融合比较好的展馆,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人与自然,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也离不开人类,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人类也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全球气候变暖、地震、海啸、流感病毒等等,自然界在向人类发出警告,如何与自然更好的相处,尊重就是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相处之道,同样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让室内空间给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精神方面的舒适环境,拒绝过度化设计,利益化设计!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游世博”后感


阅读 76214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