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界最奢华阵容的杰作:筑巢奖——金奖的诞生

  1月31日清晨,在充满东方神韵的‘芳菲苑’一一亮相的第八届筑巢奖终评评委堪称“中国设计界最奢华阵容”。以筑巢奖评委主席方晓风教授为首的一众设计界基石和行业翘楚为本次筑巢奖的最高荣誉更是增添了厚重的含金量,他们是郑曙旸、梁志天、吴晞、曾辉、徐全胜、李存东、林学明、李鹰、Per Erik Bjornsen 等10位中外室内设计大咖,(评委排名不分先后,评委简介详见附录),同时列席本次终审现场的特邀嘉宾还有筑巢投资集团董事长张有利先生以及遨想筑巢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萌女士,同行筑客网主编、记者、摄影师以及数十位工作人员均在终审现场共同见证筑巢奖金奖诞生的庄严过程。


庄严启幕 雍容而来

  岁暮天寒,雕梁环绕。第八届筑巢奖终评评审会特别安排在兼具国家庄严和建筑特色的北京钓鱼台芳菲苑之内,在这隆冬草木萧瑟之际,亦能感受其景色之美、意境深远,这也成为了本届筑巢奖之难以忘怀的美妙景别之一。


慎审而判 激辩而决

  筑巢奖终评现场在筑巢奖执行秘书长李萌的简明介绍下开启终审评判,细听之下,不难发现,此次终评无论是从评审软件的革新改良、评审机制的微小调整还是各个环节的设置协同,每一个与上届不同的调整之处,每一个科技助力之点都是筑巢奖成长进步的见证和成果,处处创新,星星亮点。

  充满着筑巢奖无限的生命力和成长空间,让人欣喜,值得期待。

  本次终评现场采用上半场盲评和下半场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审工作。盲评时段,最终入围的近二百套精品需要每位评委一一浏览、审阅和判断,时间紧张、任务艰巨,展示在评委面前的早已不仅仅是一张张图片,一字字介绍,而是设计背后每一位年轻设计师的辛劳、专业、故事和情感,慎审而判,是对筑巢奖的尊重,对所有参赛者的公平,亦是对好作品的欣赏和赞誉,更重要的是对筑巢设计、崇尚人居之美的价值传递。

  充满设计经典语言和大咖幽默论断的下半场更是让人充满了对专业设计的敬意和对筑巢奖厚重的仰视。特别是金奖的争议和冲突,几乎可以说是到达白热化和激辩的程度,每当相持不下之时,每位评委便充分表达观点,说服不了彼此的僵局便采取匿名投票再做定夺,七大类别几乎每一鼎金奖都有此过程,设计大咖的金句也是层出叠现,十大评委既有面红耳赤争论不休,亦有不谋而合的默契之时,热闹有趣,堪称设计界难得一见的一大盛事。

  本次评选中涉及商业空间、办公空间、别墅空间、样板间空间、普通户型、小户型、公共文化空间七大类别,每一个候选金奖并非就是最后的筑巢金奖得主,候选作品虽遍及各地(包括港台区域),依然还要历经评委团最为严格的现场考察环节,再一次凸显筑巢奖的真实和公平。

璧坐玑驰 人居之美



  齐聚设计一众大咖机会难得,惠得设计翘楚的妙语连珠更是机不可失,让我们记载美妙的设计金句,没准就是改变设计业态的雏形呢!


  改造类项目最为打动人的不一定是设计的手法、功能的极致,而更多的是这个历史性空间的味道、风韵和文化内涵。


  改造型项目代表的是下一个时代的趋势,之所以改造是因为这些项目的美学寿命到期了,设计师的责任和任务就是去改造那些缺乏美学、缺乏当代功能的项目,这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更是社会责任的表达。


  灯光的运用是中国室内设计最短板,我们的设计师应该掌握并用好他。体现灯光在室内设计的功能。


  小户型的设计是整个行业需要大力推崇的,越小越难,越小越贴近民生。


  我们既要避免平庸套路的作品,又要同时兼顾筑巢奖的导向,避免给公众一种误导,以为评委喜欢特立独行的作品,个性太强往往离大众太远,把握好度才是筑巢的价值和意义。


  样板房空间必须表达大众化,符合大众审美和取向。


  商业空间的评选还需更加细分,酒店、餐厅和会所需要分开评选才有标准。


  筑巢奖的推广还需进一步扩大,更多港澳台的参加、亚太区的参加甚至国际化的提高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太多太多的经典语录令人深思,让人振奋,钓鱼台景致旖旎,评委意犹未尽,更多精彩还请敬请期待419日米兰颁奖典礼盛况。


筑巢设计,人居之美。我们在路上!


  筑巢终审评委简介附录:


  筑巢奖组委会主席 方晓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 郑曙旸

  国际建筑及室内设计师联盟(IFI)主席 梁志天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吴晞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策划总监 曾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全胜

  中国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李存东

  集美组总裁设计总监 林学明

  上海STUDIO/HBA 高级总监李鹰

  中国意大利建筑设计师团体组织协调官 Per Erik Bjornsen


阅读 2269781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