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日本设计|陈忠科Andi:学而乐,乐与行

来日本之前有很多遐想,下了飞机,第一次踏入日本国的国土,对其文化、艺术、人文、建筑等等,有了不同的感受与体验,收获颇丰。


陈忠科Andi
上海赫设计|Huerne Space Design 
建筑尊重自然与环境共生

在来之前,就有了解过安藤忠雄设计的狭山池博物馆和21_21 design sight美术馆,知道其运用了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元素,但是了解并不全面,此次在教授导师的带领下,从专业的角度对这些建筑进行了参观和感受、品味,对建筑设计和其背后涵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狭山池是日本最早的水库所在地,狭山池博物馆则全面展示日本以前水利建设的过程及用材。从平面上看狭山池博物馆,几何形制的布局使整座博物馆充满了现代主义的味道。且又包含东方传统文化中的方与圆、阴与阳。




踏入这座露天的展馆之中,随之而来的震撼感就开始冲击你的心灵。行人步道旁的水帘、空旷而规则的天井、冷峻的几何构图、浑厚的钢筋水泥外墙、室内的质朴空间,都在游人的仰望中变得深远和沧桑,似乎可追溯到千年前狭山池的磅礴历史。




21_21 design sight美术馆是安藤忠雄担纲设计的建筑,借鉴了三宅一生“一块布”的理念,用一块铁板折成屋顶,深入地下,用光影来调和建筑,人在建筑内感受室外的光与景。设计的主题是:“设计,需要有看透事物的能力和洞察力。”设计博物馆的初衷就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让参观者享受新鲜的体验和设计的愉悦。因为欧美国家把优异的视力称为“20/20 Vision(Sight)”,所以,建造者希望把这里建成能进一步发送预见未来设计的地方。








建筑需要融合当下的环境

此次行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倍野晴空大楼。作为日本关西第一高楼,这个高度其实在中国国内完全排不上名次,但是上去之后有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日本属于多地震地区,所以日本人不喜欢大而空的室内空间,在做设计时,设计师将大面积的室内空间进行切割,同时从58层高至60层的室内花园设计,让人们身处其中感觉更加舒适。除此之外,设计师在设计大楼时不止考虑到建筑外观,还小心翼翼地和旁边原有建筑进行了融合,避免高楼的压迫感和对周边的光污染。



我觉得,晴空大楼最主要的核心是它的温和与包容。这个最高的大楼并没有因为高楼而收取高额费用,或是设置为特殊场所而拒人千里之外,相反门票很便宜,顶楼的咖啡饮料费用很亲民,这个城市所有的居民,都可以来到这个地方,带上家人、朋友过来游玩。下雨天,很多家长、小孩以及一些恋人会来到最顶楼的玻璃幕墙上画画或写上心愿,原本空旷冰冷的大楼而有了生气,拥抱了人,这栋大楼才算有了真正的生命和使命。



品味建筑的设计语言

虽然此次是初到表参道,但是这个地方感觉上并不陌生。作为时尚潮人的聚集地,这里拥有很多世界著名品牌的旗舰店,它与路边的树木、丘陵地的融合,既能凸显各自品牌的独特风格,又与周围环境有了和谐共生,这就是建筑师想要表达的建筑的设计语言。






一路前行,穿过街道两旁纵横交错而茂密的榉树,走到了幽静的根津美术馆。极简的线条、阴影、大面积玻璃墙面、金属结构、竹林、石头映入眼帘。此建筑原是日本根津贵族的居住地,后来被隈研吾改建成美术馆。除去美术馆主体结构,其还拥有很大的庭院,穿过弯曲的小径进入庭园,来到园林中的咖啡店点一杯咖啡,庭院景观尽在眼下,整个园林也像一件展品尽情供大家欣赏…






日本游学之旅逐渐接近尾声,感触很多,也留下了很多要思考的课题:日本建筑师对设计作品的严谨性,尊重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人为本…这些值得我们学习。一路参观中,我们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上都能看到这种精神,这也是加强自己对待作品的一种态度。



最后,也非常感谢IMOLA中国,感谢筑巢集团,提供我这次研习日本设计的机会,此次研习之旅让我更加坚定自己要走的设计方向,同时也明白:好的设计和自然、人、时间、空间等都是紧密连接的,以一种共生的方式存在。


阅读 21593107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