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凌:细节之美,领略有传承的设计

以功能划分空间,
以风格决定色彩与材质,
设计并非刻意装饰,
它是使用者精神与物质需求的完美呈现。
这就是我的设计理念。


我是设计师潘旭凌

来自湖北宜昌东易日盛



对设计的态度,决定设计的高度

上一次到日本,我就听说日本号称“文化的冰箱”。日本设计,在很多方面能准确表现文化的原汁原味。通过亲身探访,我慢慢体验、逐渐感悟。



先看一些基础的方面:米饭、菜品、汤品,甚至作料,虽然清淡,但食材一定不会太差;住酒店,房间无论大小都是干净整洁,设施齐全。



漫步于京都的寺庙,东大寺、清水寺,印象最深的,还是日本的瓦,其制作精良,用料十足,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历久弥新,每一片都称得上艺术品。




商场里的栏杆,或实木,或玻璃,无论是安装,伸缩缝处理,材质,无可挑剔,也比国内的很多栏杆要稳固。

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尽可能用最真实的手法和材料来还原,所以我们能感受到最古老的工艺和传统,一代代的手工艺得以传承,日本的匠人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点的差异,其实就会生成很大的不同,但是当你做事的初心是传承、是责任,这件事情就会变得具有现实的意义,任重而道远。



精准成就设计的伟大

 

精准,才能实用。在江户(现代的东京)能看到很多的民宅,门口都会停着自己的私家车。虽然每家的私家车大小都不同,但仔细观察,我惊讶地发现,每家的车位居然都是刚好一辆车大小,不会浪费一点儿空间。


在银座有个餐馆叫温野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电梯出口的空地,很小的位置,做了一个地台,地台下的距离,刚好也是一辆自行车的长度、两辆自行车的宽度,剩下的就是客人的过道。



日本的设计,用数据和使用率作为支撑,绝不浪费,不拖泥带水。这让我深受启发:在设计中,我们是否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来规划空间和材质的作用?我们需要更好的利用空间和自然资源,说通俗一点,即为用最少的钱,做出最好的效果,充分满足客户的需要。



设计来源于生活,且更加融入生活

  

此次东京艺术大学的教授桥本和幸,让我领略了另一种设计的生活:音乐响起时,教授骑着自行车,车后牵引着自己设计的茶室,穿过一条幸福的海堤,穿过一片蓝色的海域,我惊讶于这种纯真的幸福。


老教授说他喜欢喝茶,所以他自己手工打造了这个小型的茶室。他带着自己的茶室,去过日本很多地方。这样的生活方式,在我们国内并不实用,因为不够商业,但这也是日本特有的方式,在生活中享受设计,让设计融入生活。这是一种真正的融入,也许,这就是设计来源于生活的真谛吧!我惊叹于这种生活,也许我做不到,但我们可以领悟这种精神,并应用于实际,也许就会生成不同的境界。




比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悟性


IMOLA数次活动我都有参加,确实在设计师的学习和吸收这一点上煞费苦心,这次的行程,很多我已经历过,但是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咀嚼,不像之前的走马观花。



我一直认为,设计师需要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甚至比专业能力更重要,那就是悟性。同样的课程,你能吸收多少,你愿意捡起多少,终究是要靠自己的。设计这件事,未成曲调先有情,领略人文、对话历史,真正的设计需要我们在游历中慢慢酝酿。


设计师潘旭凌获得东京艺术大学结业证书


阅读 23822117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