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先生的“美秀美术馆”究竟美在哪里?

2018年深秋,日本。
每到秋季,日本漫山遍野的红叶,将各个地方都装点得如火如荼,还那灿烂的金色,在阳光下既温暖又耀眼。每一缕秋红都写满了诗情,每一片橘黄都沾染了画意。

随着秋意渐浓,落叶缤纷,正值如此大好时光,我参与此次“东方艺术设计研习营”,寻访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美秀美术馆”,在这里感知与揣摩大师于设计背后的心境。


刘立志
天乘设计顾问事务所
设计总监

贝聿铭先生的“美秀美术馆”究竟美在哪里?

意之美:“这就是桃花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房舍俨然。” 

众所周知,《桃花源记》是美秀美术馆的灵感来源,也是贝老心中长存的景致。可以说,“桃花源”这个飘摇于中国人内心1000多年的文化母题,终于在贝大师的手上,通过动人的建筑形式得以解读。



形之美:空间秩序性和结构逻辑性

空间秩序来讲,一座山与一条蜿蜒的峡谷将美术馆与接待处分离,由隧道和吊桥连接两处。远处的小山将美术馆与人们的实现阻隔,通过一段步行樱花小道,一段300多米的隧道,豁然开朗,一座120米长的索桥——引领观者到达美的彼岸——美术馆主体建筑。




那么从结构逻辑性来讲呢,这条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银色隧道,既有工业感,同时又充满科技感。墙面规整的穿孔板,不仅设计现代,同时还能削弱人们在隧道中所产生的嘈杂声,还自然环境一片宁静。



大面积金属板的应用,把墙面照明的灯光均匀铺洒整个空间,又不影响游客的视觉观感。整体隧道的弧形造型又对整体设计理念做了很好的诠释——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弧形设计,又使墙面穿孔板能够均匀排布。




步出隧道,连接隧道与美术馆的是一条96根纤细钢管悬挑的斜拉索桥,通过外展式的洞口,形成放射状,经过一个大半的椭圆形架再紧闭,不仅从形象上减轻了桥梁的重量,还形成了力与线的张弛之美,这绝对是充分计算承载力之后的结果。




从月亮门进入大厅,刚才的半遮半掩瞬时变得一览无余——开阔壮观的山谷全貌与整体的建筑群。展厅则通过小而别致的几何形状天窗采光。




美术馆底部砖体的斜拼工艺,使墙面的受力点更加均匀。这,又是一次对结构逻辑性的最好诠释。




美术馆的四分之三展览面都积埋藏在地下,分南北两翼舒展放置。山的曲线和玻璃屋顶的曲线连绵,映衬在丛林中。

在这样的空间秩序中,我们既看到了传统,也看到了现代。美秀美术馆将传统的空间秩序与现代的造型结合,巧妙地融入到自然之中,诠释了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境。




70多岁的贝聿铭,历经7年完成了美秀美术馆的修建。在他与美术馆主人小山美秀子的对话中我们听到:没有想到,问题那么多,一个接一个。

我想,一个美好的建筑,不仅要有好的寓意,更重要的是它是科学的,同时又是尊重环境与自然的。




阅读 23277112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