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建筑

当我们置身于一个空间里,很舒适,并能够感知到它的呼吸,必定是好的设计。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长廊等空间更是如此,如果能够为参观者提供充满强烈感官刺激的互动感,并让访客以独特而有说服力的方式加以体验,最大程度加强自身与空间之间的联系,让空间为人打开,这必定是空间最大的意义所在。


走访游历了许多国家的不同建筑及人文体验后,更加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与空间打交道的设计师应该深度思考如何去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与光影的关系。


这些设计中的关系,其实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关系一样,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制约,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或在赋予特殊意义的情况下由主体的人去做主导介入才会让这些关系产生主次之分,从而让此空间与彼空间不一样。


在实际的空间规划里,这就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这种“互动”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的。人在主动选择、利用、调整环境,环境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引导人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天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美秀美术馆让我体验到了通过线路,材质,比例等多元的设计因素极致把控了空间、方向、尺度的合理性和舒适性, 同时又潜在地限定了人们的活动方式与情绪的引导。特别是贝式的线与面的符号化更是加强了这些关系。





而到了佐川美术馆后,符号被削弱了,建筑的主题回到了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传承人文的精神,传统日式简约风格的建筑和琵琶湖畔的自然风光完美契合,有如“悬浮”般的秘境之地。






佐川之设计精要也真正契合了日本设计的永恒主题:每一个地方出现的那个物件就应该是这个地方本应该有的。


不同的建筑、不一样的设计语言,给予我们的眼神、触碰、交流和精神是完全迥异的,但是无论是哪种对话,都是一次静物活化的过程,这种风格的感受因人而异,景随情迁。


李勇 
福建合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阅读 25681135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