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张易:日本遇见摄影家

每次刚想走上前与他攀谈几句,就会被他强大的气场震慑住,除了有点“高冷”,那种沉浸在摄影之中超然物外的专注,让我真的不太忍心去叨扰他。

设计师张易是此次日本研习行程中当之无愧的摄影家,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在设计师交流群中与大家分享自己拍摄的空间景致、设计细节、生活片段等等。不得不说,他真的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执着于每个场景空间设计的探索,并将那些也许我并不太会关注到的点,以美的方式展现出来。



张易 
陕西印迹空间设计总监

途中随行的空间心理学教授关老师通过张易在途中手绘的户型图分析设计师张易,说他是一个气场极其强大的人,虽然从不会迎合他人,但是他的天然磁场总是会吸引着人去与他交流。



摄影,缘起设计

张易说:其实我早期是不玩摄影的,因为听了很多的课,包括和很多前辈、设计师朋友交流,他们都在讲一个设计师怎么去培养自己发现美的能力和洞察力。如果你发现同样的东西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此时此地此景一样,但是每个人的心情不一样,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你就会发现美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跟我们做设计师刚好是相契合的,需要为不同的人,依照他们的属性,去定格他对家的愿景。



喜欢摄影是因为摄影也是一门艺术,它和我们设计是一样的。都属于艺术的范畴,同样都要注重定义、构图、色彩和光影。







设计是没有界限的,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我们可以做平面广告设计,也可以做服装设计,还可以做工业产品设计,都可以的。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所以我就也鼓励大家一起去玩摄影,刚开始拍的不好不要紧,其实摄影就是先去想,再去拍,到最后你拍的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自己的这种构思,他是无意识的,也是下意识的越来越好,包括我们在跟甲方沟通的时候,沟通方式就会多元化,信息量也会更广。



设计,包罗万象

我们一般都做全案设计。我理解的全案的设计,不单是所谓硬装和软装,也需要包括景观、灯光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必备的最基础的条件或功能。作为一个空间设计师,我们需要考虑很多人在空间里、空间外的状态。






张易作品《和》

前两天我有一个甲方想买房子,于是就与我探讨,聊到日照时间的问题。我说如果你的房子不是正南正北的,那你要看日照时间的长短,如果你想早上8点就能看到日出,那就偏东好一点,如果你想一天之中日照时间长一点,偏西会好一点。他说,开发商也考虑到这些了,他们去买房的时候售楼就跟他说,我们要做不一样的进步。大家每一户享受的日照时间,基本上平均误差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他们就是利用一些数据,把房子故意倾斜了一下。我觉得目前开发商的改变也是蛮大的。他会考虑到人的居住不行,而不是单考虑到我这个房子卖多少钱,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探求空间的气场

此次来日本研习,感受繁多。只看照片和亲身去空间体验真的不一样,作为设计师来讲,我们都觉得空间是有一种力量,有一种气场,它能吸引你,才会感染你。



随行的关老师在美秀美术馆的时候与我们分享,他的设计形式,就是让客户从一个主体的位置变成一个客体、陪体的位置,这样以来就会对这个空间、这个场所,甚至对别人的作品有敬畏之心。听闻这话,我就决定去体验、验证一下,于是,晚饭后,我们就去了京都四季酒店。



到达后,从前门进入,看到一个石头雕了一个四季酒店的字样,还挂了一个牌子(首先有一个品牌标识在,让人知道这个地方是什么,这是一个酒店的商业性的做法)。于是我知道了他的属性,再准备穿过它的这片竹林。

竹编席的墙面,大概长度可能有三四百米。在穿过那条竹林的时候,能够强烈的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存在。不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年龄。这段路可以让人安静下来,通过它的灯光、质感的营造,一下子就很有敬畏之心。在没有走到大堂之前,我们就是一个想要逃离城市喧嚣的人,然后进入空间慢慢变得安静,人也仿佛接受了空间的洗礼。它已经是跨越国度,无界。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上的瓶颈,很难去突破,这是特别让人害怕的一件事。我之前有段时间也一直在经历着这样的事。这次日本研习,通过老师的分享、文本的阅读和对城市的领悟相结合。不光是停留在课本上,也不只是走街串巷的去拍拍照片,看看建筑物,还需要深入的了解了当地的生活习性、体验当地的生活文化,这样多维度的体会令我受益匪浅,且难以忘怀。


阅读 24267120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