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宏:于细微处,体悟日本设计之美妙

日本是个非常注重设计细节的国家,日本人注重感情,注重思考人、物、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舒适自然的关系。他们不做刻意的设计,讲究从操作层面着手,为用户考虑缺失的细节体验,让每一个作品都有种浑然天成,天生就该如此的自然。

正是这种精神,深深地俘虏了我,让我走过一处地方,看过一种情景,只想感叹一声「这就是设计应有的细节体验!」当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整个城市的规划系统设计。


杭宏
上海合乙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设计理念:空间为人而设,空间不是为了满足设计师的审美情绪,使用者的良好感受始终是我们所关注的。

指引系统:清晰全面,轻松有趣

从踏入机场的那一刻,就感受到它有着清晰的指引系统。地面上标识有目的地、方向及行走距离,用最直接的图文方式给用户指引。利用眼睛找寻方向,指挥双脚找寻道路,其实是我们儿时就学会的一种本领,但在空旷的空间里,寻找到特定目标,往往需要调用人们较长的反射弧,设计者通过观察发现,循道而行的地面指引,能更快地缩短人们的反应时间,做到一目了然,同时,有趣的元素,还能让旅客在行走中感到快乐。



卫浴系统:以人为本,考虑周全

在公共场所的洗手间里,还会发现专门为抱小孩的妈妈准备的厕所,内设小孩专座,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单独抱小孩出门的妈妈们。小孩专座的距离与马桶的距离是一臂之近,只要把小孩往座椅里一放,妈妈既能与其逗乐,又能舒服地如厕。处处以人为本的设计,正是其魅力所在。



人、自然、建筑三者融而合一,自然和谐,建筑的发展影响着自然界的平衡变化,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合乙设计始终致力于挖掘每个客户和项目的特殊性,为客户研发和打造其独特的室内空间。注重使用者在空间的一种体会,一种情绪,一种带入,是我们设计追求的唯一标准。在设计释放和再造中,为艺术存留空间,创造一种延续,一种传承,一种热爱,是我们设计追求的终极目标。



谈到日本设计,首先想到的便是性冷淡、断舍离。似乎日本人对于极简风格的追求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断舍离的生活理念、性冷淡的设计风格也成了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褒贬不一。

不均整、简单、朴素、自然、幽玄、超凡脱俗、静寂,这是日本设计的七大原则。极简设计的背后还需要生活中的经营,因为日本的房子空间小,所以收纳就成了他们生活中的日常习惯。

我们合乙设计近两年和日本TAJIMA、LIXIL开展战略合作,致力于研发宜居设计,将日本的收纳体系以及材质的环保无污染进行推动。简而言之,能让人感觉到那么一瞬间心脏颤动般的惊喜,这个设计,就是一个成功的有温度的设计。



除此之外,日本的施工工艺相较于我们现有的德系工艺,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日本工艺更注重免震技术、节约环保“水周边”技术等等,另外房屋装修或是整修之前,日本设计施工团队,会先整理出一个严谨细致的施工进度表。日本施工团队还会对工人进行定期的培训,教授他们如何处理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噪音处理、垃圾处理、邻居投诉,或是投诉处理等等问题,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变故,保证项目顺利完成,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有创意的想法,有态度的生活,有效率的工作,人性化的起点,日本最终带给人们的设计都是有温度的匠心设计。



例如21_21Design sight美术馆,很少见有以数字命名的美术馆,其实它有特殊的意义。——更进一步预示未来,以营造超前的艺术设计场所。 安藤忠雄担纲设计的建筑借鉴了三宅一生“一块布”的理念,用一块铁板折成屋顶,深入地下,用光影来调和建筑。长条玻璃窗打破了清水混凝土的沉寂,与右侧的阳光呼应,令博物馆温暖起来。

从一楼到负一楼的阶梯,是建筑的最高潮,玻璃、轻钢、阳光、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好像钢琴的琴键,任阳光跳跃。我们的设计团队在对于此类设计的研究中认为首先是需要融入真实的材料其次是自然与设计的互动,甚至可以借由光的影子,阅读出空间疏密的分布层次。



POLA美术馆是设计师安田幸一以“自然与美共生”为主题建造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有森林面积的损失,建筑物高度被控制在8m以内,并有意使建筑物隐藏于树丛之中。

同时,也让这栋天棚很高的建筑看上去就象是一个低矮的平房,朴素典雅,一点也不象都市高大建筑那样张狂,很符合日本人低调、谦卑、朴实的性格。进入建筑内部,丰富的细部和混凝土基面构建出硬朗的线条,与穿透玻璃的风景柔和地结合在一起。随着流线的变换,大自然的画卷也扑面展开。特别的雕塑和标识出在这幅画面里也觉得恰到好处。






然而深山里的绿宝石不止POLA美术馆一座,美秀美术馆——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高古幽远的意境,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而这座仙境般的美术馆,专门收藏丝绸之路和日本古代艺术品的美术馆,寻道者心目中圣地般的美术馆,就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和小山美秀子女士创建的大手笔。贝聿铭采取了先盖房子后填土的方法,最后种上与原始山林相适应的树木,这样再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同时,让建筑与环境共生。在其巧妙的处理下,整个建筑得以自然的与整个山林融为一体。运用现代材料的铝质框架及玻璃天幕,再配上 MagnyDori石灰石及染色混凝土等暖色物料,都体现了极高的工艺和科技水平,创造出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建筑外形。





根津美术馆原本是根津嘉一郎的旧居,在隈研吾的主持下改建成了现在的模样。低斜的日式瓦房屋顶隐现在竹林的葱茏后,竹林隔开了外面的繁华。

与其说竹子是某种材料,倒不如说它是大地的一部分 。用竹子做建筑设计,不仅应用在室外造景 ,更作为建筑横梁或支柱 。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竹子一旦干燥就很容易裂开,并不适合作建筑结构。隈研吾克服了这个难题,他采用一项叫做 CFT (concrete filled tube) 的新建筑技术,用竹子做框架,往里面灌入混凝土,并用特殊方法削掉竹节。 用隈研吾的话说,将尖端技术应用在竹子这极其朴素、原始的材料上,是很痛快的一件事,将尖端与野蛮联系起来,是有血有肉、有质感的。



佐川美术馆选址一丝不苟,琵琶湖为伴,宛如湖中之岛,没有一丝多余的设计!完美无瑕的天际,水庭美空间,美术馆与自然调和为一。最好的参观场所。不急不躁,你可以在展馆的椅子上呆坐,看着墙上的艺术品,也许会悟出不一样的见解与赏析。画作及雕刻作品分别由地上两馆展示,陶艺品则须走入水池下的乐吉左卫门馆欣赏,馆内仅于过道处有池中央的天井採光,其他则以小射灯投射于作品上,让人能更关注在作品上面。佐川美术馆是个展览品质极高的地方,不管是在展览内容或是环境控制上都是,竹中工务店的施工工艺也是让人讚叹,在这样的空间看展真的是一种享受。





设计一直在路上,在不断的探索中精益求精!


阅读 23066111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