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傅中子:行走东京之“矛盾的背面”

然而空气还是被晚霞烧的火红,绵延的雾气加速了渲染,顺便给地面的城市打了滤镜,之后的高能见度显得地面的灯光格外亮丽,虽近慕色,却尤为动人,自明治维新之后崛起的工业大国依稀可见~飞机盘旋过后降落在羽田机场,除了东京不暖之外一切刚刚好……

日本,一个又爱又恨的国度,在爱与恨的矛盾间,我想了解你多一点。




傅中子
浙江圣夏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部经理



礼节之“矛盾”

“o ha yi yo ”这是每天早晨的问候语,路过每条大街,目光交错,俯首示意。被善待的感觉是幸福的,心情明媚,仿佛一切都很有趣,但,这里的人和事,是怎样的源动力,促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行事准则,却是让我无比费解……作为邻居,他们与我们为什么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



继续行走,除了一地散落的秋叶,几乎一尘不染,东京初体验在一缕阳光、一丝寒意、一声问候下渐入佳境。



空间之“矛盾”

有幸于东京艺术大学进修,石原老师和桥本老师对设计的讲解充斥着满满的 :人文、平和、小幸福,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语言,但并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违和。




不同于中华文化的恢弘大气,除了特定的商业需求外,日本的建筑、庭院以至室内大多很简单,一方面对小空间的利用执着细心,另一方面在广场展馆等公共空间设计上豪放、粗犷富有张力,但这种简单充斥着素朴、谦和、严谨,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又根深蒂固,对神明的敬畏延伸了对自然的尊重,它不华丽,不做作、不牵强,一切都刚刚好…它不对称、不完美、不平衡,但很有温度更有爱。






自我发现之“矛盾”

我很矛盾,既心生羡慕又无比佩服,但又想继续矛盾,因为我发现日本也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就像《菊与刀》中描写的那样,一方面工业化高度发达,一方面又追求个人匠心;一方面谦和、文雅,却在近代留下种种劣迹;一方面保守、传统,另一方面又开放融合;一方面古板规矩,另一方面又想象力爆炸。我想,也许正是这种矛盾的两面,推动、引导他们成为今时今日的日本,它也许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否定后的升华提升。

矛盾也是手段,是技巧,在创作过程中,它不以为然、有意无意的渗透其中:大空间与碎片空间的矛盾,主次的矛盾,色彩的矛盾,材质的矛盾,光影的矛盾,工业和技艺的矛盾,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等,它们既要碰撞出花火,又要和谐共存。因此,我们时常茶饭不思,日夜不眠…不过既然矛盾可以共存,那就努力做到刚刚好,不多不少,不增不减,不温不火,养眼但不刺眼,一切归于和谐。







夜晚的银座更像东京的眉眼,想要和她对视。




东京是冷艳的,它珠光宝气,绵密的灯光下处处是凛冽的镜头感,所以她离的很远。要想窥视繁华背面的真实,只能另辟蹊径,所以我宁愿持续步行,也不愿意坐在舒服的车上错过目光觊觎下的人和事,让那些本应可以触摸的片段错过我的感知,走街串巷,兜兜转转,不需要多华丽,只要足够真实。


阅读 22859113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