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涛:当代中日设计文化之对比

京都,是一座“寺庙和神社比便利店还多”的城市,它的历史韵味很浓厚,被称作“心灵的故乡”。此次设计师孙平涛在这里写下研习感悟,字里行间有传统文化的文采与底蕴,同时通过不同层面的对比,还原了当代中日设计文化的异与同,引发更多的深思。



古代建筑之对比


二条城是一座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江户幕府权威的象征,在幕府统治日本的时代,即使天皇在位,实际的统治者还是幕府将军。整体建筑奢华,装饰、门窗复杂,硬材奢侈。色调采用皇家专用色——黄色,体现将军家的气派。二条城内主建筑群有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除了典型的日本城堡内部配置,还有用色活泼的障壁画,充分表现出武家风格。


中国古代同等级的将军或高官,他们的府邸以端庄大方、朴实无华、简洁明快等作为特点,而且在建筑设计中,总会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一方面这个有利于对传统的文化的阅读与理解,但另一方面,建筑等级制度也束缚了建筑的发展,成为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发展和推广的障碍。



自古以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地域民族性和宗教文化有重要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多采用对称、规则、方正均匀的手法。而在日本的传统建筑中,采用不对称、奇数、不规则、不均匀,以不均整被用来拒绝完美,因为大自然里没有完美和对称。




日本的民宅建筑、神社、寺院、古堡的传统建筑风格,对自然的崇尚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坚持,就是这一点,使其在源源不断输入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对自然的忠诚和融合利用是其住宅建筑一贯的追求。其次日本建筑师对待传统文化,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功能上来考虑,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设计的前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日园林之对比


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内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可将枯山水看作是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很大程度上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佛教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依托,可以这样思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国园林,同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



中日园林的相同之处,在于将思想体系融入设计之中。而不同之处,则在于从建筑上来看,建筑布局先同后异。日本建筑早先模仿中国严格的轴线对称布局,公园13世纪前后,逐渐转变为依山就势的非对称布局。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人工痕迹融于自然地形之中,比如桂离宫。而在中国皇家园林中,为表现皇权至尊,主体建筑群依然是严格的轴线对称,只是非主体建筑的布置才比较自由。

从布局结构上看,日本为岛国,四面临海,以水为伴,故庭院多以海景再现为主。而中国地域辽阔西北有高山东南多水域,故园林内容多以山水相依的景观为主。园林布局则多采用西北筑山、东南聚水、主体建筑隔水面山的形式。虽各有重点,但两国园林皆属于自然山水园林体系。



中日审美之对比


当代设计界,许多人都有着浓厚的“日本情结”。“五感设计”“日式整理术”“器物文化”等词汇成为国内设计师热衷提及的概念。日本设计中所倡导的“器物美学”也恰恰契合了近几年国内对“工匠精神”和工艺文化的重视,在中国掀起一股热潮。然而国人对日本设计美学的接受与认可并非出于偶然,正是源自其内在对东方审美理念的高度契合与内在观照,换句话说,它的核心或许可以归结为日本文化中的“侘寂”美学。


“侘寂”说。对于“侘寂”一词的起源有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其源自中国,随佛教东传至日本;另外认为其与日本茶道观念密不可分,但无论如何,“侘寂”一词体现了一种禅学思维影响下的审美识。“侘”在日本文化中原是一种禅宗概念,意指“离群索居”“遗世独立”如隐士般的清简状态,后被用于茶道,而千利休更是创造了“侘び茶”一词,将禅宗中“空无一物”的精神核心与茶道精妙地融合在一起。



“寂”的原意有“孤寂”“清冷”“萧索”之意,后逐渐引申来形容一种自然、不矫揉造作的朴素感,强调本真之美和空寂的意境。“侘寂”一词逐渐演变,发展成一种日本独特的审美理念,简言之即是一种重视事物内涵,忽视外在修饰,追求朴拙、自然、枯寂、脱俗的意趣,而这种枯寂绝不是消极颓废的,而恰是一种繁华后归于平淡、“空故纳万物”的悠远意趣,正如老庄哲学的“无”,看似“空无一物”,却以无为有,气象万千。


“侘寂”美学集中体现了东方人含蓄内敛、追求意境的审美旨趣,对日本审美观念的影响深远。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普遍更重“感觉”,强调“得意忘形”的“神似”与“气韵”,并不止步于视觉的观看,而是调动身体各个感官去体验和感受,不追求视觉上的完美与华丽,更追求大片留白和氤氲中所带来的余韵与想象空间。



当然,这种余韵在中日文化中又略有不同,中国人追求的意境深沉而雄大,辽阔而富有包容性,最终往往追求一种完满和圆融;而日本则因其自然与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在文化基因中充满一种忧伤、孤寂的哀怨之感,因此这种源自中国的审美观念后在日本发挥到极致,并与日本的文化、信仰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理念,无论日本文化中的“物哀”“幽玄”抑或“侘寂”,都可合而为一,归结为此。



人们对于“侘寂”美学的接受和认同,或许在于当代人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渴望得到休憩和感动的内心追求,而这种追求,能够穿越古今,超越国界。期望我们能做出真正具有美感的设计。



阅读 24646125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