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董莉 | 遇见欧洲,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理解了别人怎么生活,

才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

理解了别人怎么工作,

才知道自己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去工作。


设计师·董莉


米兰展:风格的简约化趋势


设计师董莉:“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米兰国际家具展,感受很多。”


作为国际主流设计方向风向标的米兰展,今年以“淡元素为主要风格路线。现代、极简的展品明显增多。更加注重材质的“粗细”质感以及色彩搭配上的“明暗”对比度。




△色彩控制下的视觉盛宴


董莉表示:“个人比较喜欢现代风格的展馆,22号馆、24号馆,以及11号馆。今年的展会,整体呈现出越极简越高级的倾向。我很喜欢这种倾向上细腻、灵动的质感变幻。”



△乌菲齐美术馆里的大师真迹

文艺复兴背后的“美第奇家族


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很难脱离其历史、文化背景去单独分析的。


地点:乌菲齐美术馆美术馆


在意大利蒙娜丽莎基金会艺术研究员李青老师“接地气”的讲解下,设计师董莉说道:“特别惊叹于佛罗伦萨这个城市背后的主宰者——美第奇家族。虽然说现在他们整个家族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家族的影响非常深远。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但没有美第奇家族,可能就没有米开朗琪罗、多那太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拉菲尔等等这些名人现在的‘成就’,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貌。我觉得,他们才是‘历史上’最大的功臣。”




△材质与灯光的运用


以意大利设计为“鉴”


“这次游学,我抱着很大的‘好奇心’。”设计师董莉说道:“虽然不能算‘特别深入’,但是也体验到了意大利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意大利人的设计思维逻辑,整体的设计理念和整体工作的“消化”流程,让董莉开始反思自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设计,也是检验和提升自我的一个重要的标杆”。


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更加“以人为前提”去做很多的设计细节。可能并不需要太多“花哨”的东西,“原始”的、“本质”的状态去做设计,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设计思路。


董莉:“目前,我手中有几个现代、极简风格的“案子”,这次游学的体验可以应用于下一步的设计当中。做更‘细微’的设计,做自己在大趋势下的理解,对自身的设计作以提炼和升华。”



△课堂笔记

欧洲设计与中国设计的比对


设计师董莉:“个人觉得,欧洲设计和国内的设计,还是有区别的。西方国家有中世纪的文艺复兴,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没有必要一味地向西方国家的标准去靠拢。我们国家的整体设计,也有着自身的优势,不能说‘国际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国外的一些设计师,也开始走向中国市场,并且向中国的设计文化学习。


我们国家的设计风格当中,一些从历史进程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元素,是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的。当然,国际上先进的生活方式、包括一些新型的材料,我们也应该去学习和使用。


△色彩丰富的瑞士食物

欧洲设计与日本设计的比对


对比之前的日本游学,设计师董莉说道:“欧洲更多的可能是我如何去修饰、去美化我这个东西。他们很喜欢用丰富的色彩、用很漂亮的装饰品,这些日本都没有,日本更多的会倾向于留白。


他们其实都是想营造一种能令人放松的环境,但他们的放松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觉得欧洲可能更善于解放人性,更善于‘自由’这样的设计语言。”



△少女峰顶的一抹玉色


理解了别人,才能理解自己


“理解了别人怎么生活,你才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理解了别人怎么工作,你才知道自己需要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去工作。我觉得,这是我这次游学最大的体会。”设计师董莉说道:“不可能他们的设计思维逻辑是这样的、对色彩的掌控是这样的,我觉得很有用,我立刻就学到了。出来走一走,看山,看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一些东西,就是需要寄托于山水才能出灵感的。见闻、见识比学到什么设计手法都重要。”


△这是设计师的小程序码,

长按识别“深入”了解TA


阅读 22739111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