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何承春:探秘“空间关系与自由度”

从事设计工作以来一直都有一个想法:尽自己的努力,一生多去感受人类共有的文明。于是随东方艺术研习营再访日本,在这美好的枫叶季于学习和体验中追溯设计的文明……



何承春 
大阅艺术设计 创意总监



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明各有发展轨迹,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而设计的形成与出发点来源于:在不同时间、不同社会需要、不同人文背景和相同的人类基础需求——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星球,在物种淘汰的洪流中保持属于自己的美丽周期。





△佐川美术馆

建筑与设计特点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成因,比如许多的建筑发展都有相同的经历那就是宗教观。不同的宗教观、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人文、导致建筑设计结果的差异。


日本惯于学习技法,将“拿来主义”运用的极好,从他们的设计中经常能看到不同时代强国设计的缩影。二战结束重建的日本与德国及其相似、实用主义则受包豪斯影响,同时,日本设计中也有许多来自中国的哲学:他们提出的结界,我的理解就是空间与空间的过渡和灰色地带,是室内空间与自然界的缓冲。建筑中的回廊设计、庭院设计这些很有仪式感的部分,类似于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一进厅二进厅;同时还受到风水学的影响,在开窗开门日照朝向的选择上与中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在这个资源贫瘠、土地面积小、地震多发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自己的独特建筑设计观点。


△高台寺



△POLA美术馆


趋同之处,亦有不同。从欧洲建城来说,筑起城墙是为在城邦国战争多发的时代保护城民,而后建立中心广场,主要用途是日常聚会、宗教活动,最后以广场为中心建街道、两侧建筑。


而在日本却不大相同,日本的战争战斗原则上属于武士阶层.,日本的城墙也是为了保护武士的财产而非平民。建城是以房屋为中心的多个集合点形成城市,所以日本先是有微观的房屋后形成村落形成城市。加上日本一直以来的“自然崇拜”,所以在建筑与自然、室内与室外,结界的概念就成为设计师的思考。



△表参道

日本设计理念相比欧洲许多具有浪漫情怀的地方更加务实,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诗意生活,接下来才是实用与传承,而日本明显对于功能与工艺更加苛求完善。




此次游学,不想浅显地停留在设计本身,因此从一开始就更关注建筑中形成的空间和人的使用状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人们背后真正的需求。


给空间自由度,鼓励人去使用的自由度。设计需要引人思考,建立一种友好的、自由的、不会来打扰你的、鼓励你去用它的一种氛围。



阅读 20568100

精彩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