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38567
张远志
14 条评价
平米
您通过什么途径找到该设计师

山东省美术馆

马上分享到手机

山东——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齐鲁大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璀璨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蓬勃跃动的时代旋律交相辉映,构成了今日山东独具魅力的时代画卷。作为传统的美术大省,山东在中国美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美术馆正是在山东从经济强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收藏和展示优秀艺术作品,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激扬开拓创新精神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总体设计:资源共享
空间整合
山东文博中心是济南城市向东发展的重要空间节点,规划定位是未来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尽管文博中心包含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各类重要的文化设施,但由于各地块划分相对独立,还不足以形成功能整合、资源集约共享的特色片区,迫切需要建设多功能复合的城市建筑集群以引领文博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整体空间优化:
美术馆建设用地为梯形,如果南向组织主入口将会非常局促,并且会增加对南侧经十路的交通压力。经过分析,我们对现有的地块划分进行了优化:将博物馆与东侧美术馆以及西侧文化建筑之间的现状道路改造为步行广场,与博物馆前广场连成整体,在区域内创建安全、连续的步行空间。这样,博物馆与美术馆将通过共同的广场组织主要人流集散,强化了文博中心区域内部的空间整合。
交通系统重组:
与空间整合相适应,文博中心区域的交通体系也作出相应调整。在博物馆入口平台下形成应急交通环道,并在步行区域外围组织机动车停靠点。同时,强化了博物馆广场地下空间联系东、西地块的枢纽作用,将其商业、停车空间作为区域共享资源。
建筑设计概念:山 . 城相依
泉 . 城相映
基本形体的产生:
如何妥善处理美术馆建筑形体与博物馆、档案馆等已建成项目的群体关系?一方面,要与博物馆、档案馆的方整体量以及轴线关系取得呼应,形成品字型格局。另一方面又要与博物馆共同围合馆前广场,形成一定长度的广场界面。这样的分析基本确立了美术馆主体四层、局部六层的体型特征。那么,如何处理主体四层、局部六层的形体关系?场地周边的基本地形特征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发:南部的泰山余脉在此与城市平缓交接,构成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重要地理特征。于是,确立了以山、城相依为主题,从四层的山形自然过渡到六层的方形体量的基本构思。
空间组织与建筑造型:
近200米长的建筑场地隐含着人流穿越的内在要求,山东美术馆需要提供一个城市意义上可供人自由穿越的公共大厅。同时,从博物馆前广场过来的大量人流,经过下沉庭园、地下商业街后引入美术馆的南侧地下空间,与地面人流一起形成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作用力。在考虑多种人流布局的整合之后,我们很自然地组织了从场地西侧穿越公共大厅的公共流线。此外,地下商业空间通过弧形边庭与地面层的艺术品经营、餐饮、咖啡店融为一体,极大地活跃了建筑的边缘空间。这一切,改变了美术馆空间的常规模式,通过无所不在的视线联系,我们将城市生活真正渗透到了美术馆内部。
山东美术馆规模宏大,在全国同类美术馆中位居前列。如何在宏大的建筑空间与人体尺度之间建立适当的平衡?如何在城市公共空间与美术馆空间之间界定适当的领域?如何在大型展览空间中建立清晰的空间识路系统?我们最终建立了一个多层级的公共空间系统来回应这些问题。入口公共大厅是空间定位的最重要支点,其斜向穿越的特征顺应了基地形状,同时将人流自然引向二层的展览空间序列。此外,我们依循山东美术馆的主题展示内容,分别以近、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为主题建立了两个并列的环形空间。两个环形空间通过公共休闲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空间的适度分割并没有削弱空间的力量,相反,它使空间获得尺度感的同时也收获了识别性和领域感。当代艺术大厅是以“山”为主题的空间,我们将展厅适当扭转出挑,提供多层次的展示平台。漫步而上的坡道、扭转的形体、架空的天桥赋予人们不期而遇的空间体验,这里将与那些最先锋的当代艺术作品一起共同构成生动的立体景观。近现代艺术大厅是以“城”为主题的空间,空间节奏如城市肌理层层推进,空间界面在严谨统一中富于变化,这里将为那些观赏近、现代经典艺术作品的观众留下安静沉思的空间。
在展览空间的布局上,我们没有简单地按历史发展脉络分层布置展览,而是将近、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展览同层设置,并分别围绕两个中庭空间形成闭合的环型流线。事实上,这样的布局表明了我们对于艺术断代的态度,即近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并不存在明确的边界,它们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渐变的中间状态。就如同不能过度解读中国的“阴”“阳”一样,我们在建筑空间与造型上主张的是一种相互交融、对比统一的状态。
作为结果,建筑形体最终呈现为正在渐变中的状态——山、城相依,具有山型特征的建筑形体逐渐过渡到方整规则的状态,这是对山东的风土地理特征最恰当的诠释。自然与人工,无序与有序,它反映的是内部公共空间的状态,它反映的是不同类型展览空间的并置关系,它反映的是山东人民的深层文化诉求。
作为对设计概念的深化补充,公共空间的自然采光方式与空间布局紧密结合,从而呈现出有机错落的形态特征,暗示出遍布济南全城的泉池布局,烘托出泉、城相映的深层内涵。
内部功能分区:
    本建筑地上五层,总高36米,地下一层。地下层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以及艺术品库房、部分地下商业空间。建筑首层布置了大量公共空间,包括入口公共大厅、公共服务区、贵宾接待、学术报告厅、大型临时展厅、商业服务区等各类公共空间。建筑二层至四层是近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其中,二层南侧相对独立的区域集中布置了公共教育用房。五层则集中了办公、创作室和学术研究用房,结合屋顶花园可以解决良好的采光通风。
出入口及交通组织:
设计结合用地周边道路情况,向西面向博物馆前广场设置主入口广场,向东面向姚家东路设置贵宾入口,向南设置商业出入口,向北分别在建筑西北角和东北角设置货物入口和办公人员入口。建筑平面按规范布置了覆盖均匀的疏散楼梯间。
纵观山东省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意境深远、功能完备、气势恢宏,它立足此时此地,必将为山东树立起新的标志形象,并成为山东文化形象展示的重要典范!
地区: 山东 济南市
216
阅读25707
1490 次收藏
874 次收藏
1043 次收藏
981 次收藏
1355 次收藏
924 次收藏
1340 次收藏
1389 次收藏
567 次收藏
1090 次收藏
954 次收藏
716 次收藏
1262 次收藏
955 次收藏
1179 次收藏
1030 次收藏
1226 次收藏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