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阳
14 条评价
平米
光阴如梭-大连工业大学玉山规划改造--团队作品
辽宁 大连市
  光阴如梭

  ——大连工业大学玉山生态规划改造

  作者:朱政源 林思辰 张雪阳 于瀛

  指导教师;赵阳阳 冯嗣禹

  高度决定视野;

  角度改变观念;

  尺度把握人生。

  设计理念:

  我们以玉山为挈机将人们从忙碌烦躁的生活中剥离出来,给予在大学里的同学们、老师们和附近的居民们一个体验生活,净化心灵,驱赶走生活中的疲乏厌倦的空间。尽我们景观设计者最大的努力,在实用、经济、美观、生态的基础上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对自我的反省。使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有充分的心灵感知。

  形态设计:

  灵感来源于学校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融合了学生时代时间的紧迫感.于是以光阴为主题所以产生了如下的联想与演化:

  学校历史(轻工学院) ——纺织用的梭子——时间紧迫感——光阴如梭——山体观光廊道

  之所以选择梭子为设计原形是因为,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学院)的前身是沈阳轻工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轻纺为特色的高校,所以我们学校是以轻工业为主,纺织﹑印染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因此,我们选择了纺织的梭子为我们的设计原形。

  行为心理设计:

  这是一个关注人的设计,不仅关注的人们的行为需求更是关注人们心理活动的需求。通过设计高度不同的通道,并且在廊道边进行精心的植物配置.使得人们在其中穿行游览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游览体验。

  在林间小路附近设有供10-100人不等的休憩地.使人们能更好的利用场地,亲近自然.

  在山的顶端,建筑了一个观景台,充分利用上了山体的地势变化的优势,从观景台向西看可以看到整个学校的面貌.向南看可以看到机场起降的飞机.并且观景台下方有无边界水,在建筑内的人可以享受视觉上的盛宴.

  生态设计:

  本设计中我们利用了大连独特的气候条件(海洋性季风气候),使用的风能与太阳能为一体的照明装置。即节省了能源,又照亮了行人.

  利用玉山特有的山体的有利地形,通过引流、汇聚、联通等手段进行的雨水收集和雨水的二次利用,尽量使山体的植被得到充足的水源,将廊道的通过性尽量提高.减少廊道对基质的均质性的破坏.

  在玉山的北面设置了防护林,防止冬天寒风来袭.并且隔绝北边矿区带来的可吸入微粒.且禁止游人进入,是保留原有的树种并进行的一些定向培育措施,最大限度对原有的物种进行保留。

  在山顶的观景台,还进行了屋顶绿化,将原有的绿地还给大地.

  色彩设计:

  在硬质景观上我们注意到了要与大学文化相关联和大连工业大学文化历史背景的特有性上,我们采用以蓝色为主要基调,配合红色与黄色作为点缀。

  我们不仅仅是在硬质景观上注意色彩的搭配与协调,而且在植物配置上我们还照顾到了人们视觉的特点,在场地的南边,大量种植观赏植物.从视线的角度上;树的季象变化,和树在幼年、中年、老年时间纵轴线上的变化。将它们综合分析,并进行设计.

  习惯了生活中的忙忙碌碌,经常忘记了还有自我的存在。

  世界太庞大,淹没了行人的脚步;

  科技太发达,忽略了人力的美丽;

  信息太便捷,却少了身边的沟通。

  ——在这里,玉山将帮你找回曾经遗忘的东西。
阅读:28618
253

马上分享到手机

898 次收藏
1497 次收藏
全部评论11
刘可儿
都好漂亮啊!
佟小卓
艺术,文化。
陈丽娜
不错